首頁  >  傑出校友  >  歷屆傑出校友

校友專訪

劉易昇 以「農業人」自我期許

「選擇就讀農業相關科系,應以『農業人』自我期許!」目前擔任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執行長的劉易昇學長,多年來積極推動台灣農業生產企業化、科技化,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農民收益。他強調在知識經濟時代,「農業人」必須與時俱進,隨時吸收新知,才能與國際接軌,既有助於個人事業開展,對台灣農業發展也能貢獻一己之力。

閱讀不輟,解農業困境
劉易昇學長任職中正基金會期間,曾籌組成立「台灣農業機械發展史」及「台灣農產運銷發展史」編纂小組,並出版專書,為台灣農業發展留下珍貴的史料;積極推動茶葉及咖啡產業發展,支持奈米科技應用於茶葉製程相關研究;力促成立「食品安全檢驗中心」,結合專家學者成立規劃小組,為國內食品安全把脈等。這些研究計畫的成形,皆緣於他隨時隨地觀察社會脈動,並持續自我充實,了解農民與消費者的需求,運用現代化科技協助解決台灣農業所遭遇的困境。

不斷追求新知,則是劉學長在學生時期就養成的習慣。學長就讀屏東農專植物保護科期間,便要求自己上課時專注聆聽,提升學習效率,課餘時間則到圖書館閱讀農業相關書籍,因為課本內的知識有限,課外的充電更為重要,許多知識的取得及觀念的建立,都源於不斷的閱讀。

眼光放遠,培養國際觀
劉學長指出「學無止境」,所謂學習,必須觸類旁通,從專業領域逐漸拓展到相關領域。他舉例:一名水稻研究員若只擅長病蟲害防治,卻不會栽培水稻,對於產業只是一知半解。最重要的是,學習必須持之以恆,不能一曝十寒,否則學習成效勢必大打折扣,一旦機運來臨,可能因自己能力不足,眼睜睜看著機會錯身而過。

談及台灣農業現今的處境,劉學長有所感嘆,也有所期待。他認為台灣農業最大的危機是以精緻農業為主要模式,由於小農居多,導致生產成本降不下來。以香瓜為例,台灣消費者喜愛皮薄、甜度高的香瓜,但這樣的品種特性因不耐貯運,成為產業發展的致命傷。為了避免香瓜撞傷,從生產到銷售,必須層層以人工包裝,成本當然居高不下;相較於美國,美方並不要求水果非甜不可,因此美國的香瓜果皮通常較厚,方便運送,幾乎全程可交由機器運作,成本大幅降低,這是值得「農業人」思索的問題。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身為「農業人」,眼光必須放遠,平時多閱讀國際農業資訊,避免眼光侷限於台灣這座島嶼,近的如東南亞,遠的如歐美國家,都有值得借鏡、參考之處,放眼國際,胸懷世界,相信有助於解決當前的農業困境。

有機農業,是未來趨勢
此外,專長為昆蟲學的劉學長,近年參與屏東泰武高山有機咖啡產業研究時,也從植物及昆蟲之間的互動窺見氣候變遷對於環境的重大影響。他指出農業的本質便是培育動植物的產業,農業的一舉一動牽連著地球萬物,自然界的生態與環境和農業發展習習相關,歷經多次食安風暴,喚起消費者對於環境品質的重視,不施用化學農藥與著重環境永續的有機農業,已成為消費者肯定的栽培模式。未來的知識型農業講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環境永續與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進行農業生產,追求創新、食品安全將是台灣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

而地球暖化及氣候變異議題也是農業發展的新課題,劉學長指出,隨著氣候變遷,糧食作物產量下降,病蟲害防治成本也大幅增加,糧食安全已成為全球性的議題,更需要政府及民間團體相互合作,他期許「農業人」善盡職責,扮演農民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

從做中學,探索不可能
劉學長說,台灣擁有溫帶、亞熱帶及熱帶三種氣候型態,衍生出適合三種氣候帶的農業技術,這是台灣農業的優勢,同學們不妨善加利用。更重要的是,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從事農業的人更應如此。不要紙上談兵,實地踏入農田,從做中學,探索更多的不可能,並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才能造福農民,這是身為「農業人」不可或忘的使命。

受訪傑出校友:劉易昇
畢業年及科系:74年植物保護科
目前服務單位及職稱:財團法人中正農業科技社會公益基金會
訪談時間:2018/12/04
訪談人:張景任


<Back